衝著Bar Pine 松榮獲2024與2025年「台灣酒吧大獎」殊榮的名號造訪,暗色調與岩石質感的裝潢風格很符合店名「松」生長的環境,除了酒食表現俱佳外,服務態度也很不錯,對於料理的理念與風味的說明尤其詳盡,讓人在享受酒食的同時也能回味一些熟悉又特殊的風味,讓我度過了一個很棒的夜晚。
目錄
- 【網站】
- 【時間】
- 19:00~01:00
- 週二公休
-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文昌街138號
- 捷運信義安和站,3號出口
- Google Map
- 【電話】
- 02-2703-1380
門面挺低調,我一沒注意就走過頭了(冏)。
入內即見一條小徑與候位區,碎石與石板地面,給人一種走在庭院小徑上的錯覺。
服務人員在門口確認訂位與人數後,即可入內。
入內前回望一眼帶點禪意風情的候客區。
店內空間不大,裝潢倒是頗具雅意,主要採暗色調,但光線充足,倒也不會太暗,當然也少不了松樹元素。
像國畫、又像書法的「松」,呼應了店名的象徵。
水,店內酒器都是特別訂製的酒杯,連水杯都是壁薄無刮痕的高質感玻璃杯,是以不適合碰杯。
自製芋頭泥 + 肉鬆 + 馬鈴薯
薯條本體很普通,但我很愛這個芋泥肉鬆,很好吃,儘管薯條還剩一半,肉鬆都快被我不知不覺地吃完了(笑)。
羅勒 + 香料 + 透抽 + 蝦仁 + 蔥油餅
這道料理十分名符其實,青醬滋味滿點,海鮮用料超豐富,牽絲的起司與烤小番茄、加上蔥油餅餅皮,很特別也很好吃。
牛肉軟嫩不柴,辣香十足,美中不足的是沒什麼鹹味,配白飯重鹹下飯的魅力稍有不足。
雖說這是2人份的量,但對我而言就是個大碗的份量,意外地好吃,鯧魚還給到2條之多,丸子和炸芋頭塊凸顯了復古台式的獨特風味,炊粉既粗又頗具口感,除了鯧魚刺多到有點麻煩以外無可挑剔。
就是碗白飯,用米品質挺不錯。
肯特1號伏特加 + 濃縮咖啡 + 五葉松
Bar Pine 松改版的經典調酒Expresso Martini,使用來自大安區咖啡店「Noon」的宏都拉斯日曬咖啡豆,其中的蜜香與這杯酒的調性很搭,酒體完全是咖啡風味,沒有甜味,小有酒感。
Bartender在杯上噴了些五葉松純露,讓這杯酒散發松香的氣息。
奇異父子琴酒 + 薑 + 澄清番茄汁 + 煙燻烏梅氣泡水
Bartender也在這杯酒的杯上噴了五葉松純露,聞起來有木質調的松香,喝起來像融入煙燻烏梅的Fizz,很特別,酒感輕。
清酒 + 野生山苦瓜 + 梅子與肖楠木利口酒 + 柚香金萱烏龍啤酒
獨特的風味讓這杯酒成為當之無愧的常駐品項。聞起來帶有甜甜的花香、喝起來則是很特別的梅子酸鹹風味,帶點金萱茶感的啤酒除了增添氣泡口感、更添了分清爽。
搭配的小食是加了山苦瓜籽油的醃漬李,重酸甜調中帶點微鹹,和酒水的味道很搭。
思陶特啤酒 + 水芹風味泡沫 + 啤酒花 + 哈密瓜
表層的泡沫帶點芹菜味,是模擬台灣人吃熱炒時最喜歡配的啤酒,在濃厚哈密瓜甜味中又帶有深色啤酒的麥味,酒感輕。
百家得蘭姆酒 + 發酵蓮霧 + 荷葉茶 + 乳酸
我很喜歡這個略重的蓮霧甜中帶點鹹味的風味,酒感輕。
隨附的小食是抹上蓮霧果醬的麵包脆片,說是果醬,口感比較像果渣,還挺特別。
龍舌蘭 + 澄清百香果 + 發酵糯米椒 + 松氏香料醋
Bartender說明這杯酒可視為是台式的Bloody Mary,帶有很重的酸鹹調,作為酸味來源的醋,使用的是近似於經典台式料理「薑絲炒大腸」內用到的醋精;濃厚糯米椒香中的辣味來自於雞心椒,頗具酒感。
搭配發酵糯米椒與珍珠洋蔥串成的酸味小食飲用,更添風味。
約翰走路黑牌調和威士忌 + 皮蛋 + 優格 + 羅望子 + 可可仁
是經典調酒New York Sour的台式改版,上層的酸味來自優格,底下的酒水則帶有可可與羅望子(酸豆)風味,酒感輕。
隨附的小食是自製奶油餅乾,中間的夾心餡則是美乃滋與小黃瓜薄片,很特別也挺好吃。
奇異父子琴酒的Bye-bye shot,謝謝招待(笑)。
- 同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