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也是我吃了快20年的店家了,以前叫做「聚 北海道昆布鍋」,不知道何時起改成了「聚 日式鍋物」;不過好吃又不會太貴,服務又好,菜色也不斷在推陳出新,希望它可以一直好下去。
目錄
- 店家資訊
- 簡介
- 餐點
- 甜點
- 飲料
- 【網站】
- 【時間】
- 午餐:
- 平日:11:30~14:30(最後點餐時間:14:00)
- 假日:11:30~15:00(最後點餐時間:14:30)
- 晚餐:
- 平日:17:30~22:00(最後點餐時間:21:00)
- 假日:17:00~22:00(最後點餐時間:21:00)
- 午餐:
- 【地址】
- 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3號2樓
- 捷運臺大醫院站,1號出口
- 近二二八和平公園
- Google Map
- 【電話】
- 02-2331-2767
衡陽店,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對面。
從「歡迎來聚」到「今天來聚吧」,不知不覺間,這間聚衡陽店,我也吃了快20年了耶……
現在桌上都有裝設服務鈴,不怕叫不到服務人員。
餐具和醬料,聚還沒改成自助吧前,醬料都是固定的。
胡麻醬,適合蔬菜。
和風橙柚醬,適合肉類和海鮮。
上面兩種我都不喜歡,都另外跟店家要日式醬油 + 蔥花 + 辣椒。
以前會先上熱茶,是玄米茶的味道。
梅子醋冰沙!來聚一定要喝這個!以前常常為了吃這個跑來聚,可以無限續、有時也會直接給一大杯,我超愛這個;現在則是直接去飲料吧自助拿取即可。
離開前會給清口用的薄荷糖。
聚以前是單點制,後來改為半自助式後,醬料選擇也變得很多樣。
副食的選擇也變多了。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自助蔬菜吧!可以專挑自己喜歡的蔬菜和火鍋料真是太棒了。
只要有梅子醋,我願意一直來聚。^^
最基礎的鍋底,味道不像看上去那麼淡。
滋養湯的湯頭實在不是我的菜……
不會過濃,還帶點淡淡的辣味,我超愛這個。
這這個鍋物比較特別,用料都已經放在鍋裡,服務人員會在現場加湯後開始煮。喜歡味噌湯頭的我一聽到石狩鍋就心花怒放啊~服務人員來倒湯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快點滾快點滾(我是說湯),把食材都煮熟吧~
味噌湯頭經過食物的加味後變得更加濃郁,也為食物增添了美味,兩者相得益彰,好吃。
後來聚的鍋底用料就作成熊的模樣,然後放入鍋內煮到消失,是很吸睛的呈現方式呢。
辛味鍋的湯底。
這隻熊就是奶味的來源。
下鍋前最後一瞥,熊熊我會好好享受你的付出的。
熊熊融化後,鍋底大功告成,奶味中和了辣度,真的不錯。
現在的鍋底都要投入一隻熊了嗎(笑)。
招財熊手勢。
這不是醬料,是辣鍋的辣子,可自行調配辣度,這辣椒聞起來有點厲害。
麻辣鍋的湯底。
熊熊會默默消失在熱水澡中,逐漸完成鍋底,還挺有滋有味的。
一邊清淡,一邊濃郁,都是我喜歡的風味。
雪花牛肉 + 雪花豬肉
一直很想吃一次這個肉瀑布,為此還餓了一頓儲備戰力,雖然是很普通的牛豬肉片組合,但這視覺效果真的猛。
我挺喜歡雪花牛,油花多、肉又薄,稍微涮一下就很好吃。
XL份量的肉盤。
油花的部位不多,但較有彈性。
有陣子挺喜歡這種瘦肉,油花少,可以吃到肉的原味。
不至於太油太膩,涮一下馬上起鍋正好。
滿滿的油花……
兩種牛肉的拼盤。
加價吃肉!
雞腿肉真的嫩,不過因為頗厚,完全煮熟要花不少時間。
確實含有新鮮蝦仁的魚漿,挺紮實。
鮮蝦 + 牛肉 + 墨魚 + 香菇,各有各的美味。
看起來跟吃起來都非常普通。
在改為自助蔬菜吧前都有提供菜盤,雖然內容物大同小異,但幾乎都免不了一個寫有「聚」字樣的豆腐。
後來改為提供一份小小的菜盤以及辛味噌醬,味噌醬滋味濃郁又重鹹,拿來拌麵挺不錯。
普通白飯。
取自副食自助吧,還不錯吃。
加上同樣出自自助吧的牛肉壽喜燒醬汁,更添美味。
我很喜歡這個細的拉麵麵條。
就是個綠色的讚岐烏龍麵條。
味道普通,不過擠這個頗好玩的。
名字取得很好聽,但就是寬冬粉。
麻辣鍋就是要配王子麵。
這是我來聚最喜歡的甜點之一,甜味適中,很不錯。
趕在湯圓沉下去前拍一張。
帶有淡淡橘子風味。
奶酪上改淋香柚醬,就是另一個品項的概念。
看起來好像火龍果(離題)。
用APP加入會員送的生日禮,小小一塊,吃吃味道。
蜜桃香味很濃郁。
類似花草茶的味道。
普通。
酸酸甜甜挺不錯,不過好大杯,喝好久。
- 同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