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九華樓的契機是機關辦文康活動,當時去的是位於華泰王子大飯店內的舊店,港點種類多又好吃、片皮鴨也很不錯,當時吃得很開心;是以後來得知它在華泰王子熄燈後深感可惜。好在後來在大直重新開店,而且還更漂亮時尚了,著實不錯。
目錄
- 【網站】
- 【時間】
- 午餐:11:30~14:30(最後點餐時間:14:00)
- 晚餐:17:30~21:30(最後點餐時間:21:00)
- 【地址】
-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3號3樓
- 春大直,3樓
- Google Map
- 【電話】
- 0903-083308
九華樓舊店位於華泰王子大飯店2樓,裝潢風格偏老派厚重,來這裡感覺像參加喜宴或尾牙之類專門吃大菜的餐廳。
在舊店時,會先上用於港點的辣椒醬和干貝醬,但在2019年後就沒有港點了,也就不會先提供醬料了。
茶葉有碧螺春、東方美人、紅玉、鐵觀音和老柚茶等5種,由顧客選擇自己喜歡的茶葉。
我選的是東方美人,還可回沖1~2次,用茶品質很好。
2022年後,九華樓從華泰王子飯店,搬到了大直的春大直美食廣場。
入口非常……低調,若非牆上有個Logo,還以為工作人員的後台作業區入口。
官網稱新九華樓採用了「侘寂」的風格,我感覺挺帶有宗教氣息,不再有老派厚重、只能找很多人來吃大菜的感覺,客群也年輕不少;餐具更是高檔許多,而且盤子有溫過,材質還類似砂鍋,保溫效果很好。
新店的餐具風格也迥異於舊店的老派,有杯把的茶杯較方便在喝熱茶時不被杯子燙手,我選的是紅玉紅茶,相當不錯。
碧螺春,用茶品質也很不錯。
小菜櫃,整架抬來供顧客選購,擺盤很漂亮,但後來搬到新店後就沒有了。
選了梅子番茄,微酸微甜,挺不錯。
我超愛蝦餃,基本上有蝦的我都會吃爆,九華樓的港點都很不錯,火侯恰到好處,皮不會爛爛的。
除了彈牙的蝦子,還有豆苗特殊的清香。
取名很好聽,其實就是干貝韭菜餃子,晶瑩中透出鮮明的綠色,主體是韭菜風味,但也吃得到干貝的鮮甜。
麻辣牛肚,軟軟爛爛挺不錯。
這腸粉真是剔透到發光啊……我當然比較愛有蝦子的鮮蝦韭黃,不過叉燒風味也表現不俗。
外酥內嫩,加上一點招牌干貝醬,挺不錯。
帶有磨砂感的外皮,內部是軟嫩的豆腐,充分詮釋了「老皮嫩肉」的概念,調味也很不錯。
干貝蝦皮風味的燉娃娃菜,湯汁鮮甜,挺不錯。
改良版的瑤柱蝦乾娃娃菜,還更添了蕈菇的甜味,不過煮得有點軟爛,很難完整夾起來。
看似擺盤精美的青花菜,意外很好吃,調味很不錯。
這次因為人多,預訂了2隻烤鴨。
油亮的烤鴨,是九華樓的招牌菜。
片皮鴨採桌邊料理,由師傅直接在桌邊處理後,再將餘料帶回去做成其他料理。
搬到新店後,師傅一樣會在桌邊料理烤鴨,將鴨皮片好盛裝上桌後就會收走。
片皮鴨的基本配料,比較獨特的是除了甜麵醬、黃瓜與蔥白外,還有據稱用以解膩的甜薑片。不過我對薑真心沒有愛,Pass。
後來的醬料盛裝,會把甜麵醬一起放在長盤上送來,一樣還是有甜薑片。
餅皮,質地輕薄,但不容易拉破,即使黏在一起還是可以好好地分開,而且很有彈性,可想而知嚼勁也很不賴。
金黃酥脆的片皮鴨!微酥的表皮帶著一點肉,放在餅皮裡包入自己喜歡的配料食用或單吃都很棒。九華樓的烤鴨不愧是台灣十大烤鴨之一,真的很不錯。
新店的鴨皮擺盤方式也不同於以往的老派厚重,時尚的餐具賦予了料理另一種面貌,而美味依舊不減。
除了最基本的麥餅片皮鴨,還推出包了西班牙進口跳跳糖的「跳舞片皮鴨」,一口咬下,蹦跳的糖粒口感酥脆鴨皮融合糖粒的滋味,非常特別且十分美味。
蘿蔓葉與鴨鬆。
鴨鬆裡還有些許油條碎塊,增添口感。
蘿蔓葉都很完整且大片,將鴨鬆配料放入葉內包起來食用,雖然好吃,但我實在覺得這道料理食用不易,常常吃得掉渣,有點麻煩。
搬到大直店後,蘿蔓葉就換成剪成圓形小片的美生菜,吃起來方便不少。
鴨肉多,米飯粒粒分明,挺不錯吃。
蔥花與油條碎塊,我比較喜歡以前那種細切的蔥花。
干貝醬,有個同仁超愛這個的,續了好幾次,加在粥裡也很對味,但搬到新店後就沒有提供了。
鴨肉粥,搭配蔥花與油條碎就很好吃,滋味濃郁。
儘管我對芥菜沒有愛,但這鴨湯很濃郁好喝。
剩下的鴨腿也會呈裝上桌,搭配的是味道很新鮮又頗甜的梅醬。
超好吃!服務人員說這布丁使用了4顆鴨蛋黃,並且不摻一滴水製成,滋味與質地綿密到簡直是奶酪,上頭的西米露也很不錯。
- 同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