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台北大安站/Chez Nous Hotel 司旅 – Bar Weekend

相當典雅別緻的一間Bar,除了燈光美氣氛佳,酒也相當不錯,茶酒的表現尤其亮眼;食物方面選擇有限,與其來此填飽肚子,倒比較適合續攤喝酒。開幕之初尚無菜單,點酒全靠調酒師口述,也可以製作客製化調酒,只是人多的時候會等比較久。


目錄


【台北】Chez Nous Hotel 司旅 – Bar Weekend

  • 【網站】
  • 【時間】
    • 19:30~01:30
    • 週日公休
  •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7巷18號B1
    • Chez Nous Hotel 司旅,B1
    • 捷運大安站,1號出口
    • Google Map
  • 【電話】
    • 02-2701-8196

  • 簡介

經過這間旅館好幾次,還是第一次進去呢;穿過旅店餐廳,走下階梯,便是Bar Weekend本體。

兩側各有一個吧檯。

中間的座位感覺很夢幻,像是賞夜櫻般唯美。

連小費罐子都很夢幻(笑)。

有瓜子可以磕……我好幾年沒磕過瓜子,咬爆一堆(掩面)。我本來以為我已經很不會嗑瓜子了,結果友人表示她沒嗑過瓜子(驚)!我還真沒教過人怎麼嗑瓜子,差點一開始就卡關。

迎賓茶/四季春,用茶品質很好,小小一杯,冰冰涼涼,可以一口飲盡。

迎賓茶/伯爵紅茶,挺濃的,味道也很不錯。

迎賓茶/阿里山烏龍茶,茶湯清透澄澈,風味芬芳雋永。

迎賓茶/蕎麥茶(無咖啡因),看茶湯清澈色淺,以為味道很淡,孰料蕎麥風味很濃厚。

迎賓茶/紅烏龍茶,色澤橙紅如紅茶,卻是烏龍茶的滋味。


  • 新莊鹹光餅

這根本就是台版的奶油餐包 + Bordier奶油,熱呼呼既香且酥,真的很不錯。


  • 雞肝鹹光餅

抹了布夫白蘭地雞肝醬的鹹光餅,肝醬滋味濃郁,配上熱呼呼的麵包很好吃,我比較喜歡這個。


  • 酸奶鹹光餅

奶香濃郁,很不錯。


  • 味噌醃蛋黃 × 慢慢弄芝麻葉乳酪

看到醃蛋黃一定要吃一下的啦~乳酪滋味不會太濃,質地比較像肉凍班有彈性,跟醃蛋黃很速配,相當不錯。


  • 焙客牛肉火腿

本土小農製造的火腿,切成約1cm3方塊,厚度很足,吃起來很過癮。


  • 焙客豬肉火腿

牛肉火腿吃不夠,於是又叫了豬肉火腿來吃,感覺味道比較淡,也很好吃。


  • Ritz餅乾抹雞肝慕斯

就是抹了雞肝醬的餅乾,很好吃,肝醬也給得夠多。


  • 和敬清寂

新白州威士忌 + 韃靼蕎麥茶

沖淡的純酒風味,味道單純不複雜,我很喜歡,酒感中等。


  • 照葉林

蘇托力伏特加 + 丸久小山園 濃茶‧金輪 + 梨山烏龍茶 + 白話梅粉

看別人點了一杯蔬果汁(誤),基於好奇而照樣點了一杯,抹茶風味和酒感都不重,重的只有顏色。

看起來真的很像蔬果汁,表層蛋白層次分明。


  • 巾幗不讓鬚眉

馬斯格雷夫粉紅琴酒 + 玫瑰酒 + 普洱熟茶 + 玫瑰水 + 玫瑰蜜 + 檸檬 + 蘇打水

從香氣、滋味到色澤很玫瑰的一杯酒,在酸甜中更偏甜一些,還有些許普洱茶感,酒感偏輕。


  • 山香花露

文山包種茶 + 普利茅斯港口琴酒 + 萊姆 + 紫蘇梅酒

有種柚子結合柑橘的風味,帶有淡淡紫蘇香氣,酒感中等偏輕。


  • 拉拉山

文山包種茶 + 普利茅斯港口琴酒 + 萊姆 + 水蜜桃梅酒

帶有水蜜桃風味的包種茶酒,酒感中等偏輕。


  • 白柚山林

六琴酒 + 福壽山原始林黃金桂(冬茶)+ 開胃藥草葡萄酒 + 堤酒造晚白柚酒(熊本晚白柚 本格米燒酎)

淡雅的柚香結合了茶感,燒酎酒感,十分清新,酒感中等略輕。


  • 東方美人Daiquiri

甘蔗之花蘭姆酒12年 + 甘蔗之花蘭姆酒4年 + 東方美人茶 + 萊姆 + 蜂蜜

因為喜歡東方美人茶而點的酒,我很喜歡,茶感中等,酒感中等偏輕。


  • 鐵觀音Daiquiri

甘蔗之花蘭姆酒12年 + 甘蔗之花蘭姆酒4年 + 鐵觀音 + 萊姆 + 蜂蜜

鐵觀音茶的茶酒,喝得出用茶品質不錯,酸甜調但較偏酸,酒感中等偏輕。


  • 玄米茶Mojito

哈瓦那古巴窖藏3年蘭姆酒 + 美笠園玄米茶 + 萊姆 + 薄荷葉 + 碎冰

帶有玄米茶風味的Mojito,其中還加入炒熟的玄米粒增添風味,酒感中等偏輕。


  • 茶風馬戲團

哈里斯琴酒 + 坎特1號伏特加 + 安格式3年蘭姆酒 + 培恩銀樽龍舌蘭 + 梨山烏龍茶 + 香片茉莉綠茶 + 文山包種茶 + 梨山鐵觀音茶 + 檸檬 + 斯里蘭卡紅茶風味氣泡水

微甜,紅茶茶感較突出,微氣泡口感,酒感一開始覺得還好,但喝著喝著,後勁就上來了。


  • 鳳蝶

蘇托力伏特加 + 仕高利達蘇格蘭威士忌 + 健力士黑生啤 + 伯爵茶 + 鳳梨 + 覆盆莓 + 檸檬 + 抹茶粉 + 白話梅粉

酸甜風味,表面灑有抹茶粉與話梅粉添味,酒感中等。


  • 綠地

美格波本威士忌 + 夏翠斯‧綠 + 多林法式香艾酒 + 萊姆 + 青皮苦瓜 + 茉莉綠茶糖 + 鹽巴

重芭樂汁甜味,苦瓜的苦回甘,酒感中等微輕。


  • 春泥

知多單一穀物日本威士忌 + 碧螺春茶 + 黃檸檬 + 鳳梨 + 蛋白 + 黑胡椒粒 + 彩色胡椒粒 + 黃檸檬皮油裝飾 + 拉弗格10年(滴在上面)

泡沫很厚,表面灑上彩色胡椒,模擬「春泥」的概念,橘皮帶來豐富的柑橘香氣,酸甜調微偏酸,酒感中等。


  • 黑色的密林蕃茄

黑蕃茄琴酒 + 丸久小山園 濃茶‧金輪 + 萊姆 + 玫瑰蜜蕃茄 + 金鑽鳳梨

聞起來有奶粉味,大致是番茄與鳳梨風味,酸甜調偏番茄酸,酒感中等偏輕。


  • 斯里蘭卡紅茶Negroni

六琴酒 + 巴羅洛義式消化酒 + 艾普羅酒 + 斯里蘭卡錫蘭紅茶

沒什麼茶感,完全就是Negroni的風味,酒感中等偏重。


  • 百香果冰茶

百香果 + 蘇托利伏特加 + 四季春茶 + 萊姆 + 蘋果 + 蜂蜜

百香果與四季春的結合,喝得出四季青的茶感,但主要還是百香果風味,酒感中等偏輕。


  • 紅茶俱樂部

坦奎利十號琴酒 + 阿里山蜜香紅茶 + 蒂凡茶酒 + 英式茶香苦精 + 檸檬 + 蜂蜜 + 蛋白

茶感雖然很重,但也很甜,酒感倒是還好,不過泡沫有夠厚的。


  • 雲霞冰茶(花青素葡萄酒版)

比克思倫敦琴酒 + 蘇托力伏特加 + 哈瓦那古巴窖藏3年蘭姆酒 + 歐恩丹銀龍舌蘭酒 + 君度橙酒 + 檸檬 + 花青素葡萄酒

Bartender對這杯有特別的指引:先用吸管將杯中的大冰塊戳沉3次,除了達到攪拌的效果外,冰塊融化的水也會留在上層,不會沖淡下層的酒感。

雖然看成分酒感應該不輕,我只覺得甜過頭,喝完喉嚨會因為味道太甜而有點燒。酒感……算中等吧。

這杯的色澤呈現和店名Logo相同的藍黃漸層,是以英文名稱叫做「Weekend Iced Tea」,與店名「Bar Weekend」有部分相同。


  • 東京會館

坦奎利10號琴酒 + 鮮奶 + 鮮奶油 + 檸檬 + 蘇打水

清清爽爽,帶點乳酸風味與氣泡口感,挺喜歡這一杯的,酒感輕。


  • John Daily

坦奎利10號琴酒 + 阿里山蜜香紅茶 + 美國檸檬漾

檸檬紅茶風味,但更偏酸,酒感中等偏輕。


  • 伯爵茶酒

蘇托力伏特加 + 比克思倫敦琴酒 + 伯爵茶 + 柳橙 + 檸檬 + 金桔 + 蜂蜜

風味清爽的伯爵茶酒,酸甜調,茶感輕,酒感中等偏輕。


  • SPA

據說混合了11種酒,但喝起來實在不像……調酒師說有後勁,我也沒感覺……是我太誇張還是它真的弱(汗)?而且還很大一杯。

友人這時已無力繼續,最後請調酒師分成2杯,一半分我喝(笑),酒感中等,味道很難描述(可能因為成分太雜),微酸甜調。

 


  • Shot/榲桲包種茶

惠特尼榲桲琴酒 + 文山包種茶 + 萊姆

酸甜調微偏酸,包種茶茶感重。


  • Shot/醉伯爵

蘇托力伏特加 + 伯爵茶 + 新鮮百香果 + 比克思倫敦琴酒 + 檸檬

層次分明,滋味偏甜,重度伯爵紅茶茶感。


  • Shot/黑森林蛋糕

絕對伏特加覆盆莓口味 + 墨萊特兄弟黑醋栗香甜酒 + 莫札特黑巧克力酒

飲用方式是先吃藍莓後再將底下的蘭姆酒一口喝下,會有吃了藍莓黑森林蛋糕的滋味,很特別。


  • Shot/焦糖柳橙白蘭地

軒尼詩干邑白蘭地 + 香吉士 + 焦糖

柳橙已去皮,完全不酸、還意外地很甜,加上焦糖,再配合底下的白蘭地,微辣的酒感一下子就淡化在甜味裡,很不錯。


  • Shot/瓜田李下

著重於哈密瓜風味,頗具層次,上層會先喝到甜味的哈密瓜、再來才是酒本體。


  • 同步發表

Author: Fish Yu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