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台北中山/台北中山意舍酒店 – Mud Bar

邂逅Mud Bar也已經幾年了,一開始是衝著「亞洲50 Bar」的盛名而來,後來就成了我的愛店之一了(笑)。

調酒的用酒品質與風味之優秀自然不在話下,空間也挺舒適,雖然是飯店Bar,但出入口是分開的,不會與房客混雜,等於是一間獨立的Bar,感覺很不錯,假日更是一位難求。


目錄


【台北】台北中山意舍酒店 – Mud Bar


  • 簡介

一開始的入口要取道中山意舍酒店的餐廳(當時是Achoi),後來改為要從中山北路二段59巷內進入,完全就是間獨立的Bar。

Mud Bar位於地下室,採工業風、黑色調的裝潢風格。

客區還算大,假日會有DJ在現場控制音樂。

洗手間外有個造型特殊的洗手台,不過洗手間裡也有洗手台。

這廁所指示牌讓人看了都尿急了(笑)。

鹹味的奶油爆米花,一開始就會送上的招待小點。

人多時,會給比較大份的爆米花。


  • 酥炸辣味小雞翅

佐酒小點,但炸雞外皮稍過乾鹹,感覺應該是前面的Buttermilk支援的。


  • 奶油雞肝醬

香酥麵包搭配一整罐的雞肝醬、果乾與堅果,麵包續一份要80元,但這份量完全吃不完雞肝醬和果乾啊……不過我實在不想再多吃一份麵包,後來硬是單吃配料。


  • 【2022年跨年特別餐酒】無花果麵包 + 特製迷你起司蛋糕

感覺有點隨便,味道也普普,就是個搭跨年活動的特製小點的概念。


  • Seasonal Housemade Soda

頗具層次的無酒精飲料,呈現漂亮的橘紅漸層。

飲用前要攪拌均勻,不然會先喝一肚子的糖漿,然後剩下的部分都沒有甜味了。


  • Three Dots and Dash

法國陳年蘭姆酒 + 陳年蘭姆酒 + 香料香甜酒 + 柑橘香甜酒 + 多香料香甜酒 + 萊姆汁 + 蜂蜜 + 苦精

柑橘酸甜風味十足的調酒,酒感中等偏輕,搭配酒漬櫻桃很不錯。


  • El Diablo

頂級陳年龍舌蘭 + 黑醋栗香甜酒 + 萊姆汁 + 薑汁啤酒

雖然名為破壞神,聽起來很厲害的感覺,但酒感完全不重,薑汁啤酒的薑味與氣泡口感為其增色不少,偏甜微酸。


  • Mai Tai

淡色及深色蘭姆酒 + 杏仁糖漿 + 君度橙酒 + 杏桃果泥 + 柳橙苦精

著重於熱帶水果風味,酒感中等偏輕。


  • Tommy’s Magarita

頂級龍舌蘭 + 萊姆汁 + 龍舌蘭糖漿 + 海鹽

經典的龍舌蘭Magarita,滋味偏酸、酒感中等略重,抹在杯緣的海鹽使酒體更添風味。


  • Milk Punch

干邑白蘭地 + 裸麥威士忌 + 香料蘭姆酒 + 自製桂花糖漿 + 鮮乳 + 肉荳蔻 + 苦精

Bartender建議如果吃很飽、或吃了重口味的食物,第一杯不要先喝這個,否則容易膩。帶有濃郁奶香,相當特別的奶酒,酒感中等。


  • Formosa Old Fashioned

大力斯可10年威士忌 + 核桃苦精 + 煙燻龍眼 + 自製龍眼蜂蜜

相當不錯的Old Fashion,使用的是15年的威士忌,與杯緣的煙燻桂圓風味相得益彰,酒感重。


  • Red Viper

香茅琴酒 + 椰子香甜酒 + 荔枝果泥 + 萊姆汁 + 泰國萊姆葉 + 辣椒 + 泰國香茅 + 海鹽

酸甜中帶有些許鹹味、以及香茅香氣,感覺也像一碗冷湯,很有趣,酒感中等。


  • Bastard Grey

伯爵茶琴酒 + 波特酒 + 萊姆汁 + 自製伯爵茶糖漿 + 蛋白 + 可可苦精

Bastard Grey是我在Mud Bar這裡常喝的調酒之一,一路以來的呈現都有細微變化。

酸甜主調、並帶有淡淡的伯爵茶香,酒感中等偏輕。


  • Geisha

蘭姆酒 + 蜜李香甜酒 + 鳳梨汁 + 葡萄

Geisha也是我很常喝的調酒,因為酒感不重,也很適合只想淺嚐酒水的朋友;層次分明、並以新鮮玫瑰花瓣做裝飾,看起來優雅美麗,滋味酸酸甜甜,酒感輕。


  • Shiso Sour

紫蘇琴酒 + 萊姆汁 + 糖水 + 金桔

帶有紫蘇的香氣,滋味偏酸微甜,酒感中等。


  • Corpse Reviver #2

琴酒 + 君度橙酒 + 法國白葡萄加烈酒 + 檸檬汁 + 艾碧斯

主體是檸檬與柑橘風味,偏酸,酒感中等偏輕。


  • Mezcal Mule

馬茲卡爾酒 + 萊姆汁 + 百香果糖漿 + 小黃瓜 + 薑汁啤酒

算是改版的經典調酒Moscow Mule,酸甜調與薑汁啤酒中,另帶些煙燻香料與小黃瓜風味,頗為特殊,酒感輕。


  • Shepherd

蘋果白蘭地 + 西洋梨 + 澄清洋甘菊伯爵茶奶油蘋果汁

撒了乾燥的洋甘菊花。

主體是蘋果汁風味,帶有洋甘菊香氣,酒感中等偏輕。


  • Subtropical Gorden Beach

陳年蘭姆酒 + 卡菲檸檬葉 + 自製香料酒 + 伯爵茶糖 + 萊姆

帶有些香料風味,主體是酸甜調,酒感中等偏輕。


  • Umami

自製昆布清酒 + 柚子 + 奧武藏梅酒 + 牛番茄 + 旨味苦精

放有一片乾燥昆布,帶有輕微鮮味、柚子與番茄風味,滋味頗特殊,Bartender建議先從沒有抹鹽的杯緣喝酒的本身風味、再轉到有抹鹽的另一側試試,有點像帶有酒感的冷湯,酒感中等偏輕。


  • Holy Spirit Ritual

自製祕魯聖木琴酒 + 黑醋栗 + 血橙 + 佛手柑 + 薑汁汽泡

感覺有點像柑橘版的Moscow Mule,酒感輕。


  • Di-Hua St. Manhattan

波本威士忌 + 自製紅棗桂圓香艾酒 + 可可苦精

Bartender說明這是台灣風味的Manhattan,特別之處是加了紅棗風味,連上方的水果也是紅棗而非櫻桃,頗為特別,酒感重。


  • White Negroni Twist

植物學家琴酒 + 浸漬炭焙烏龍茶龍膽草本酒 + 白苦艾酒 + 艾雷島威士忌 + 柚子苦精

酸甜調中微偏甜,茶感回甘,酒感中等。


  • Oolong Old Fashioned

浸漬炭焙烏龍茶波本 + 苦精 + 鸚鵡紅糖 + 龍眼蜜

算是之前的Formosa Old Fashion的改版吧,是帶有些微烏龍茶香的Old Fashion,同樣與煙燻桂圓的香氣很搭,酒體更透亮澄澈,酒感重。


  • Mezcal Shrub

煙燻龍舌蘭 + 自製龍蒿果醋 + 印度長胡椒

喝起來完全是果醋風味,又帶點胡椒香,酒感中等偏輕。


  • Gin Tonic

清爽的經典調酒,我拿來收尾用。


  • Moscow Mule

請Bartender特製的多薑少酸Moscow Mule,這杯經典調酒一直是我的愛,很好喝。


  • Tete Botanicals + Soda

是風味濃甜的梅酒,兌氣泡水飲用很不錯。


  • 【2022年跨年特別餐酒】D.B.Sparking Wine

滋味微酸的氣泡白酒,還不錯喝。


  • 同步發表

Author: Fish Yu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