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 Shu雖然是夙負盛名的日式Bar,標榜調酒內不加冰塊而做出各種呈現,風格獨樹一幟,但我初訪它倒不是慕名而去,而是純粹在附近喝開了就近找店續攤而進了這裡,覺得酒很不錯又喝了3杯,還好沒忘記自己姓什名啥(笑);後來一直沒機會再訪,直到某年過年時想避開家裡的煩人親戚而上網訂位出來溜達才又踏入這裡,卻發現現場去會到左方的「Wa – Shu」店面;有訂位則會去右方的「Ice – End」,不過兩邊是同一間店。
我比較喜歡Ice – End的靜謐和餐酒,雖然Bartender老闆是日本人,但我靠英文和手機翻譯APP還是可以溝通,有機會會再訪。
【台北】Wa – Shu 和酒 & Ice – End
- 【網站】
- 【時間】
- 週日~週四;20:00~02:00
- 週五~週六:20:00~03:00
-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01巷39號
- 捷運忠孝敦化站,東區地下街9號、11號出口
- Google Map
- 【電話】
- 02-2771-4240
- 簡介
Wa – Shu的店面分左右兩邊,沒訂位現場到的會進入左邊,也是我初訪時去的店面。
後來有訂位,就被帶去右邊,會有人出來帶位,Bartender還笑稱這邊的門面可能直接被人誤認成一面牆。
後來造訪,都會提供熱毛巾擦手。
最後送上帳單時也會特地用盒子呈上,還把金額部分摺起來(笑),真搞剛。
- 【Wa – Shu】Jasmine 茉莉花
茉莉花香強烈,稍帶茶感,酒感很重。我當時續攤來訪、在這裡喝到第3杯還說酒感重一點沒關係,結果喝完這杯直接投降買單(汗)。
- 【Wa – Shu】Gyokuro 玉露
不愧是日式酒吧,玉露本身就是很帶有日本風味的綠茶,這杯帶有淡淡的綠茶香氣與茶感,酒感適中。
- 【Wa – Shu】Oriental Beauty 東方美人
茶感較酒味重,酒感輕微。
- 【Ice – End】和酒 × 萃釀阿里山烏龍茶雞尾酒
開胃酒是Wa – Shu自己推出的瓶裝調酒,以阿里山烏龍茶與伏特加為基底,茶感挺強,酒感中等,Bartender特地留著酒瓶給我拍照,感謝餒。
- 【Ice – End】浦島太郎 玉手箱
依據日本傳奇童話浦島太郎的故事,打造了一款獨特的雞尾酒盲盒。裡面會出現什麼奇特又貫穿故事的調酒呢?這次隨著浦島太郎一起出海,看看他這次會帶我們去甚麼樣的地方探險,讓我們一起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這款調酒以盒裝方式呈現,模擬浦島太郎(手賤)打開的龍宮寶盒(玉手箱)。
打開時煙霧繚繞!還好我沒瞬間老百歲(笑),裡面還有一張說明小卡,做成郵票的模樣。
Bartender說明這是以宜蘭風情設計的4款調酒,分別是玉米鮮蝦清酒(左下)、馬告刺蔥琴通寧(右上)、金桔琴蕾(右下)、與蟹膏奶昔(左上)。
玉米鮮蝦清酒,是熱酒,玉米與蝦味濃厚,又不失強烈的清酒風味,感覺更像是帶有稍重酒感的熱湯,很特別。
馬告刺蔥琴通寧,風味清爽,帶有馬告獨特的香氣,酒感很輕微。
金桔琴蕾,以金桔取代檸檬作為經典調酒Gimlet裡使用的酸感,滋味挺獨特,酒感中等偏輕。
蟹膏奶昔,裡面唯一的無酒精品項,呈現分子料理的泡沫感,加上濃郁的蟹膏粉,要用湯匙挖著吃,蟹味很濃厚,有趣的成分居多。
- 【Ice – End】Konbu Tomato Warm Sake & Mullet Roe Squid 熱昆布番茄清酒 & 花枝明太子
呈現的方式很像在吃下酒菜,清酒可以免費續加一次。
是帶有明太子風味的鹽辛花枝,軟嫩不失彈性,味道和熱清酒很搭;因為可以續一次酒,配酒慢慢吃完即可。
是熱酒,昆布風味較番茄重,與其說是酒、也有點像熱湯,清淡的風味正好中和了鹽辛花枝的鹹味。
- 【Ice – End】Yuzu Kosho × Japanese Style Soup 柚子胡椒琴酒 × 日式高湯,豆皮,魚板
熱湯與酒的組合。
日式高湯滋味清甜,裡面已經加入豆皮和魚板,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天婦羅片,我是全都加下去了,很好喝。
柚子胡椒琴酒滋味雖稍帶嗆辣,但是來自於胡椒而非酒感,酒感並不重,滋味很特別,既帶有柚子的酸香、又有胡椒的嗆辣,很不錯。
- 【Ice – End】Oriental Beauty × Toasted Castella 東方美人茶 × 長崎蛋糕
吃完鹹食就是會想吃甜的,是很正常的事對吧(笑)。
長崎蛋糕即蜂蜜蛋糕,但這裡的蛋糕吸飽了牛奶後再烤過,整體更像是法式吐司,這點讓我很愛;上面放著一小片柚子冰淇淋,既酸且香,適當地中和了蛋糕的甜膩,整體的搭配非常獨特。
東方美人茶的茶感與香氣俱重,酒感中等偏輕,像喝下午茶的感覺。
- 【Ice – End】Shot
席間Bartender招待的Shot,杯子超迷你,內容物是茶酒。
做成軟糖形式的Bye – Bye Shot,擺盤很講究(笑),但威士忌酒感意外地重,相當獨特。
- 同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