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遊記】2016,澎湖/1. 湖西
- Link:【遊記】2016,澎湖/2. 馬公市
- Link:【遊記】2016,澎湖/3. 望安、七美
- Link:【遊記】2016,澎湖/4. 白沙
在1300年前,有個離島漁村因為飢荒面臨毀滅,有一天,村人們在海邊發現了一個奇異的生物,餓昏頭的村民們已經顧不得對莫名生物的恐懼,群起而上將其活生生地吃掉。被生吃的奇異生物死前發出了痛苦的哀嚎,聽來就像是在詛咒著這個村子……時至今日,位於夜見島的羽生蛇村,會莫名湧出紅色水潮、聽見詭異的警報聲,只要喝了這裡的紅水,或是待得太久,人就會漸漸產生變化,身體會出現一些類似海洋生物的特徵,還會想要攻擊正常的人,並逐漸喪失思考能力……




考慮到居民人數和面積大小,我本來以為最符合《死魂曲》(另譯《屍人》)背景地點的地方應該是望安島了,後來看了鯨魚洞的命名由來……嗯這根本就是《死魂曲》的故事嘛,只是居民跑去割來吃的生物從人魚換成鯨魚,幸好後來沒下紅雨把島民都變成屍人在島上晃蕩(抖抖)。
- Link:Google Map
- Link:死魂曲:真實事件概念









二崁聚落每戶人家的門口都貼有頗富趣味的台語歌謠(台語不輪轉,我看得好辛苦),在小家小戶間,有時也穿插著有小院落的屋舍,還有販賣杏仁茶的商家,在炎炎日頭下,來杯冰涼的杏仁茶,著實消暑。
- Link:Google Map



這裡其實就只是路邊的一處玄武岩壁,的確是很容易親近,岩壁沒有很高,頂多3層樓;但是岩壁結構整齊,下方的積水(大概也沒比游泳池大,而且很淺,只是一灘不流動的凹陷處積水)又剛好與天空相互輝映,倒是吸引了很多遊客駐足拍照,甚至在馬公航空站內也有這裡的攝影相片。
- Link:Google Map





在這裡看到魚塭感覺有點神奇,倒沒有很注意岩石。
- Link:Google Map






這次造訪西嶼東臺,該處因整修暫不開放(但看起來更像荒廢了),所以我只在外面走了一圈。
此處地勢較高,叢生著多不勝數的仙人掌,更遠可以遠眺沿岸海景,陽光很刺眼,而且不知怎地,看到好幾對交配中的蚱蜢,即使差點被車子碾到,牠們仍聞風不動,只顧專心辦事。
- Link:Google Map






這裡是少數需要購票進入的景點,坑道相當低矮,為了躲避日正當中的艷陽,我乾脆都走坑道順便乘涼,幸好坑道雖暗卻不潮濕,而且相當陰涼,不過如果時值傍晚,我大概就不敢進坑道了(真的會毛)。坑道周邊總共有4座砲台,每座都不小,想像以往有人在烈日下操作大砲的畫面,我整個只覺得熱到昏頭。
- Link:Google Map





餌砲的概念大概就是一個「啊哈哈~來打我啊~」的感覺,做一個假的砲給人炸,以免真的砲被炸,總覺得這是一種很天才的想法。而且它還真的做得很大很明顯,上面破了一角,可能真的有被炸過,我沒考證就是。
- Link:Google Map





進入燈塔區域前,須先穿越一片禁止攝影的軍事區域,實際看到燈塔,我的感想只有「好矮」兩個字,很難想像其實我們已經身處在這座島的最末端了。
- Link: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