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記】2008 – 08:《2008 台北燈節》,救人寶寶,與收心

2008 – 08:02.18~02.24

  • 《2008 台北燈節》
  • 救人寶寶──曾為預想的真實實現
  • 真正的收心

  • 《2008 台北燈節》

大概是國中吧,「燈節」開始在台北有個固定的模式後,每年元宵前後,不論晴雨,到台北燈節走一遭,一直是我必有的行程。這幾年幾乎看盡了十二生肖,張燈結綵之事雖是年年有,卻年年都有不同的風貌,也年年令人驚艷。當然,因為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中正紀念堂話題,今年的台北燈節,一反往年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慣例,移師國父紀念館。對我而言,雖然距離較遠,路也不熟,卻不啻是一個體驗另類燈節的好機會。

以下就以照片和些許文字,記錄這一趟燈節之旅。不過我必須先聲明,我拍照技術滿爛的,那天又細雨紛飛,效果卻沒有因此夢幻,反而多了幾分火燒厝的感覺(抖)。

捷運國父紀念館站。這一站位在台北捷運板南線上,是我很少搭乘的路線(我通勤主要依賴淡水線)。一出站,人生地不熟的,我就依照慣例地迷路了。走了快10分鐘的反方向才回過神來,又走回捷運站從另一端出口出去(淚目)。

走對了出口,路邊的佈景果然有明顯的差異。這邊出口的馬路中央分隔島上,都佈置著紙燈籠造型的花燈,一下子感覺過馬路活像在過奈何橋(喂)。

看到這個箭頭,我感動萬分,原因倒沒什麼啦,因為我之前走錯路,白走了20分鐘,哎……至於為什麼不拍下面或正面一點的角度呢?一來是因為我太矮(主因),另外就是下面正有外國人正拍照拍得不亦樂乎,還很多女生搶著跟那個外國小正太合照呢(笑)。

入口,每個燈籠上都寫了字,主旨意在北市府歡迎各位來到2008年的台北燈節。雖然如此,第一眼看見這情景,以及其中萬頭鑽動的人潮,最先浮現在我腦海裡的,卻是辛棄疾的《元夕》中,那鼎鼎有名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詞。幸好我回頭時後面沒那人,不然就是靈異現象了(啊幹嘛還真的回頭?)。=_=a

遠處可見台北最高卻不知道蓋這麼高幹嘛用的101大樓。因為我手去晃到(喂)、加上雨霧和接觸到夜晚的寒氣而湧出的燈熱霧氣,乍看之下根本失火(誤)……

路邊的花燈,這裡是學生燈區,故名思義,捐助的單位都是各地學校,琳瑯滿目,直教人目不暇給。

走到裡面,沒多久就看見了國父紀念館。同樣是門面,附上一張去年燈節的照片做為對比,不論社會對中正紀念堂抱持著什麼樣的觀感,在我印象裡,我從小來這裡看的都是此情此景。特此緬懷一下。

省城隍廟,本廟其實很小,沒這麼大的門面。每年都要搭這個城隍廟,然後在上面進行猜燈謎的活動。今年的燈謎我沒一個猜得到的,答案都很冷門;表演的藝人也沒把氣氛炒得多熱,大概跟天冷下雨有關吧。和往年的規模相比,我懷疑這個城隍廟難不成是摺疊式的嗎?怎麼一模一樣啊?

主燈。2008年的主燈名叫「金鼠迎親」,巨大的球面上,裝飾著繁複的老鼠造型的氣球,和往年以支架作為內部支撐的主燈很不相同,非常有喜氣的感覺。第一張是取自「聯合新聞網」的新聞畫面。為什麼要貼這張呢?因為我拍得太爛了,把那個主燈拍得很恐怖(抖),但是技術好的新聞畫面看了比較不失公允,所以我的加減看看就好(被拖走)~看我拍的那個主燈,自己都嚇到,第一個想到的是《Silent Hill 4》裡詛咒人偶擠了滿牆的靈異現象。但就我的觀感而言,這次主燈的效果卻沒有比較好。燈光一打,照起來都是一團紅霧,主燈放置的高度也很低,不似往年那般高於其上,也不像以往一樣會旋轉。以致於我遠觀是霧裡看花,近看是不明所以,實為敗筆(垂)。想起我去年還在嫌棄那隻「朱古力」,現在對那隻豬真是驚為天人(喂)。

值得稱讚的是,這次主燈表演的變化,並非往年的旋轉、聲光效果,而是在燈柱上,以頗具古意的剪紙動畫敘述主題「金鼠迎親」,而且做得相當可愛喔!不過,台北燈節有個特色,就是每年主題都滿瞎的,這次是要幫那隻豐足鼠討老婆……大概是為了要配合小朋友純真的夢想吧?

仁愛路的燈海,燈海每年都差不多,因為我今年是坐在公車上看的,沒怎麼拍照,補上一張去年搭乘自家轎車時拍的照片,在移動中拍攝的燈海,意外有種輝煌的效果。


  • 救人寶寶──曾為預想的真實實現

救人寶寶 台大「做」出亞洲第1個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08.02.21

亞洲首例訂製的「救人寶寶(Rescue baby)」上月底在台大醫院誕生。一對帶有乙型地中海貧血基因的夫妻,為搶救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的兩歲長子,決定藉助醫學科技再度生育,在胚胎著床前先接受基因診斷,成功懷孕並產下健康女嬰,未來將取用新生妹妹的臍帶血救治哥哥。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指出,這對同為地中海貧血帶因者的夫婦都約廿八歲,兩年前第一胎生下重症男孩,看著兒子必須天天輸血、打排鐵劑,在苦尋不到適合的骨髓移植或臍帶血移植的機會下,燃起孕育「救人寶寶」的念頭。

由於類似案例,在國內外都有不少醫學倫理爭議,也是部分國家嚴格限定家長訂做「救人寶寶」的原因。

「這個期待已久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了!」台大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陳思原昨天引述這對夫妻的話說,這對夫妻歷經胚胎著床失敗、配對不合,第三次才找到與病兒同型的組織抗原,又著床成功。

「救人寶寶」一出生,台大醫療團隊隨即收集她的臍帶血。這袋臍血,預計將於兩、三個月後輸入她哥哥的體內,幫助兄長擺脫重度地中海貧血的遺傳宿命。

婦產部主任楊友仕表示,台大在胚胎著床前先做基因診斷,先確認植入的是健康胚胎,還要有配對相合的臍帶血做幹細胞移植,才能救治哥哥。

另外,現有胚胎篩檢並非百分之百,無法完全排除再度懷上病兒的風險,以及罹患其他晚發性疾病的可能,使得有這類先天疾病的家長難免要面臨痛苦的抉擇。

所幸,蘇怡寧採取創新研發的「全基因放大」技術,應用於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先後篩選16個胚胎,才找到3個HLA(人類白血球抗原)同型且為帶有地中海貧血基因的胚胎,「雖然這名女嬰仍然是地中海貧血的帶因者,已能救治兄長,這是退而其次的選擇」。

陳思原估計,這對夫婦共接受3次取卵周期的治療,累計花費達60萬到100萬元之間,但台大提供專案補助,實際只花不到廿萬元。但他建議,「訂製」救人寶寶應是尋求別人捐贈的臍帶血配對失敗後,不得已的選擇。

生下「救人寶寶」的機率只有16分之3,怎麼算出來的?台大婦產部主任楊友仕說,手足間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相符的機率是四分之一,而父母同為帶有乙型地中海貧血基因者,產出健康寶寶的機率是4分之3。

兩個條件都要相符,也就是4分之1乘以4分之3,救人寶寶出現的機率只有16分之3。

這新聞讓我有點受衝擊,這無異是小說《姊姊的守護者》的現實版。只是,發生在現實時,還就是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上,當時對書中情節的期待,已經被沉思所取代。

救人寶寶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藥糧。經過「訂做」,而生下的這個小孩,他(她)的一切移植條件都符合另一個手足,不過他(她)的手足,卻是為病痛所折磨、如果沒有適合的移植條件,對方可能就此撒手人寰,與世永訣。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小孩。

我對當事人的這種作法,並沒有什麼想要表達的意見。一方面與我無關,是當事人的決定,如果今天立場對調,我不保證自己不會採取相同作為;只是我對人類的醫療技術一直抱持著一種疑惑,恣意改造的結果,誰料想得到呢?因此出生的小孩,心裡會有什麼感想呢?

我想,我對於這些事地思考,跟我之前看《姊姊的守護者》很有關係。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哭得很慘。最後的結局猶如當頭棒喝──因此出生的妹妹掙扎了13年,最後全是一場空。她完美地完成了「藥糧」的角色,姐姐恢復了健康,剩下的,只有僅能存在於回憶中的妹妹,悄悄地、藏在姊姊的身體裡,如影隨形。

之前我突發奇想,寫過一篇對於「Chimera」這種幻想生物的雜言。無巧不巧地,和救人寶寶一樣,他們同樣是基於醫療而產生的產物。鼓吹一種東西的優點、或是危害之前,那件東西看不見的另一面,我們同樣需要審慎思考。不可否認的,「三人成虎」一詞並不是毫無道理。

別自以為是地妄下結論,凡身為人,似乎很難免除這一點。看到痛苦的病患,會有殺人醫生、也會有救人醫生。不過最重要的,是不是那個病人的意志呢?救人寶寶的意志,嗯,就目前來說,還是個未知的答案。


  • 真正的收心

元宵節過後的那個晚上,時值午夜12點整,元宵節正式在隆隆的鞭炮聲中成為過去。小過年的終結,無疑也代表了為期半個月的新年正式結束。是該收收心,好好專注在工作上的時候了。

……哪有那麼容易啊。

從小到大,從學生時代到現在,「收心」一直是我很難做到的一件事。類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從輕鬆的假期中,回到不想面對的工作抑或是課業,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垂)。

那麼,就一直不工作、不上課如何?

在我考大學那一年,因為考試上的失利,在放榜之前,我度過了一段茫然且不知所措的數十天──沒想到有一天不用再上學竟然讓我這麼恐慌。這種等待看似輕鬆,心裡其實一點都沒有因為無所事事而感到悠閒,反而是惶惶度日,又忍不住想之後該如何打算。

畢業後,我又度過了一段這樣的時光。這次倒是比較輕鬆,之前還有因為擔心自己學歷不足,即使外出求職也不見得找得到工作。比起當時,至少我現在有了一紙大學文憑(雖然不算很顯赫)。不過,我不知道是我找的產業別有什麼選人上的考量──因為其實我並非本科系的學系畢業,我再度待機了很長一段時間,中間也面試過不少工作,零零星星地接了一些小工作,就是沒有一份正職的固定工作。想想自己已經不是學生,年紀還在增長,心裡又慌了起來。

想起那些時光,看看現在在煩惱收不了心的我,是相當幸福的。

Author: Fish Yu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